折子
詞語 | 折子 |
---|---|
拼音 | zhé zǐ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用紙折疊而成的冊子,多用來記賬解釋:
(一)、即奏折。
《老殘游記續(xù)集遺稿》第二回:“怎么外官這們利害,咱們在京里看御史們的摺子,總覺言過其實(shí),若像這樣,還有天日嗎?” 清 陳天華 《警世鐘》:“當(dāng)初 曾國藩 做翰林的時(shí)候,曾上過摺子,説把詩賦小楷取士不合道理?!?/p>
(二)、折迭而成的紙冊,封面封底多用厚紙,多用以記帳。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辭鄉(xiāng)紳》:“宜命禮房,將本治鄉(xiāng)紳……居恒往來者,通行查開摺子送宅?!?張?zhí)煲?《從空虛到真實(shí)·報(bào)復(fù)》:“這是一個(gè)銀行的折子。” 孫犁 《澹定集·<善闇?zhǔn)壹o(jì)年>摘抄》:“父親在十字街一家面鋪,給我立了一個(gè)折子,中午在那里吃。”
(三)、用竹篾或蘆葦編織,用以圈儲糧食的長席。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第二日清早, 卜誠 起來,掃了客堂里的地,把囤米的摺子搬在窗外廊簷下?!?/p>
釋義:
[booklet in accordion form with a slipcase, used for keeping accounts, etc.] 用紙折疊而成的冊子,多用來記賬
造句:
1、 乾隆握著福康安的折子,對傅恒道,“才華橫溢,世務(wù)通達(dá),難得難得。我原本還想冷他些時(shí)日,好像他知道些分寸。不承想,錐處囊中,其末立見。”。
2、 十丈紅塵,階前風(fēng)冷如雨,我只為你演繹了一個(gè)人的折子戲,而今愛已落在那繁華的盡頭,那散落一地的離殤別情,再不敢去碰觸,最終也只能默默的走下帷幕!
相關(guān)詞語:
九折臂碰釘子矮子看戲愛民如子矮子觀場百折不回百折不撓抱子弄孫不當(dāng)人子不肖子孫不折不扣百折不摧百折不屈百折不移百折千回百般折磨鮑子知我不撓不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