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例
詞語 | 常例 |
---|---|
拼音 | cháng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慣例:沿用常例。情況特殊,不能按常例行事。解釋:
(一)、常規;慣例。
《晉書·賈充傳》:“至於 周 之 公旦 , 漢 之 蕭何 ,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北齊書·樊遜傳》:“才高不依常例。”《水滸傳》第三八回:“往常時,但是發來的配軍,常例送銀五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肅案》:“惟以國計民生為念,豈能拘守常例。”
(二)、“常例錢”的略稱。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若或洩漏風聲,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詐害民財。”《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舊規但是老爹們來,只在省城住下,寫個諭帖,知會我們開本花名冊來,秀才廩銀中,扣出一個常例,一同送到。”《說岳全傳》第七回:“他們可有常例送來么?”參見“ 常例錢 ”。
釋義:
常例,指常規;慣例。語出《晉書·賈充傳》:“至于周之公旦,漢之蕭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蓋尊顯勛庸,不同常例。”
造句:
1、新到尚派商品,由28件常例桌面辦公用品形成。即便再零亂的擺放,也可以到達統一的結果。
2、四十一歲的我,一個人,就親見了這麼樣形形色*的無常例子。
相關詞語:
安常處順安常守分安常守故安適如常安常履順安常習故變古易常變化無常變幻無常兵無常勢不乏先例不法常可不主故常變古亂常變故易常兵無常形常備不懈常鱗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