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狀
詞語 | 萬狀 |
---|---|
拼音 | wàn zhuà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很多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多用于消極事物):危險萬狀。驚恐萬狀。痛苦萬狀。狼狽萬狀。解釋:
(一)、多種形態(tài);形形色色。亦用以形容程度極深,猶萬分。
唐 白居易 《草堂記》:“千變?nèi)f狀,不可殫紀。”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軍卒 楊杲宗 躬負土之役,勞苦萬狀。” 明 陸深 《停驂錄摘抄續(xù)》:“妖言既行,兇謀遂逞……荼毒生靈,無端萬狀。”《紅樓夢》第十二回:“ 賈瑞 先凍了一夜,又挨了打,又餓著肚子,跪在風地里念文章,其苦萬狀。”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二六章:“ 潮兒 幾疑余為鬼物,相視久之,悲咽萬狀曰:‘阿兄歸幾日矣?’”參見“ 萬分 ”。
釋義:
萬狀 各種狀態(tài),形容程度極深。很多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多用于形容消極事物。如:危險萬狀,驚恐萬狀,痛苦萬狀,狼狽萬狀......。明 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自巳歷申,為時最久,千態(tài)萬狀,未易殫述。”
相關(guān)詞語:
安于現(xiàn)狀傲睨萬物百萬雄師包羅萬象不堪言狀不可名狀不可言狀不遠萬里八萬四千百寶萬貨百萬雄兵包羅萬有報效萬一碧空萬里撥萬輪千撥萬論千成千上萬出言無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