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
詞語 | 棕櫚 |
---|---|
拼音 | zōng lǘ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常綠喬木。干高而直,外被棕皮,不分枝,葉大,集生于干頂。中國秦嶺以南有栽培。樹干可供建筑用材,棕皮能制繩索、毛刷、床墊、蓑笠等。解釋:
又稱“棕樹”。單子葉植物,棕櫚科。常綠喬木。樹干直立,不分枝。葉大,簇生在莖頂。葉鞘分裂成棕褐色纖維狀毛,叫做“棕衣”。棕衣可制繩索、毛刷、地毯、蓑笠、床墊等。樹干可作亭柱、欄桿等。葉柄基部棕毛、葉和果實,是傳統中藥。
造句:
1、 棕櫚樹夏初開花,葉間盛開著玉米穗子似的黃色花朵,要是猴子們看見了,一定以為它是玉米。這種黃色花朵過不了多久就會結出一串串淡藍黑色的球形核果,上有**。
2、 棕櫚樹的花與別的樹的花不一樣,它不是一朵朵的,而是一串串的,跟小葡萄一樣。花粉黃粉,用手指輕輕彈一下,就能噴出許許多多黃色的花粉。真有趣。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