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
詞語 | 龍魚 |
---|---|
拼音 | lóng y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郭璞 注:“或曰:龍魚似貍,一角。”郝懿行 箋疏:“龍魚,郭氏《江賦》作龍鯉,張衡《思玄賦》仍作龍魚……貍當(dāng)為鯉,字之譌。”袁珂 校注:“龍魚,疑即《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説中人魚之類也。”唐 韓愈《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元 呂誠《南海口號》之二:“船來爭市龍魚鮓,客至先需荔子盤。”參見“龍鯉”。(二)、古國名。《文選·張衡<思玄賦>》:“超 軒轅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龍魚。”張銑 注:“軒轅、汪氏、龍魚,皆國名。”
(三)、道教符箓。明 屠隆《綵毫記·仙官列奏》:“龍魚字 暘谷 傳書,蝌蚪文傳桑授道。”
解釋:
(一)、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龍魚陵居在其北,狀如貍。一曰鰕。” 郭璞 注:“或曰:龍魚似貍,一角。” 郝懿行 箋疏:“龍魚, 郭氏 《江賦》作龍鯉, 張衡 《思玄賦》仍作龍魚……貍當(dāng)為鯉,字之譌。” 袁珂 校注:“龍魚,疑即《海內(nèi)北經(jīng)》所記陵魚,蓋均神話傳説中人魚之類也。” 唐 韓愈 《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詩:“入海觀龍魚,矯翮逐黃鵠。” 元 呂誠 《南海口號》之二:“船來爭市龍魚鮓,客至先需荔子盤。”參見“ 龍鯉 ”。
(二)、古國名。
《文選·張衡<思玄賦>》:“超 軒轅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龍魚 。” 張銑 注:“ 軒轅 、 汪氏 、 龍魚 ,皆國名。”
(三)、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龍魚字 暘谷 傳書,蝌蚪文傳桑授道。”
釋義:
1.即龍鯉。一說指鯢魚,人魚。 2.古國名。 3.道教符箓。
造句:
1、古時的那種白龍魚服私訪民間的清官形象,常常閃現(xiàn)在我的腦際。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不在富誠信則名此金龍魚約24英寸從來沒有喂活的食物,它總是喂干糧養(yǎng)大的。
相關(guān)詞語:
跑龍?zhí)?/a>鰲憤龍愁白龍魚服白魚入舟鮑魚之肆筆走龍蛇白魚赤烏白魚登舟扳龍附鳳鮑魚之次筆底龍蛇藏龍臥虎察見淵魚車水馬龍沉魚落雁成龍配套乘龍佳婿乘龍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