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陳
詞語 | 條陳 |
---|---|
拼音 | tiáo ché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分條陳述。(二)、舊時向上級分條陳述意見的文件:上了一個條陳。
解釋:
(一)、分條陳述。
《漢書·李尋傳》:“夫變異以來,各應象而至,臣謹條陳所聞。” 宋 陳亮 《廷對》:“凡可以同風俗、清刑罰、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條陳之。” 清 陳康褀 《郎潛紀聞》卷一:“如 貴州 諸生 黎庶昌 、 江蘇 監生 周同穀 條陳時事,諭旨亦稱其‘不為無見’,令疆臣酌籌辦理。” 洪深 《青龍潭》第四幕:“我上過一個呈文給省政府,條陳興修水利的意見。”
(二)、指分條陳述意見的呈文。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準了禮部尚書 錢謙益 的條陳,要亟正文體,以光新治。”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我所目睹的一打以上的總長之中,有兩位是喜歡屬員上條陳的。于是聽話的屬員,便紛紛大上其條陳。”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 宏道 老兄又在擬具甚么地方自治條陳么?”
(三)、指一般的意見書。
葉圣陶 《搭班子》:“我好久要向你們教員先生上條陳,一天至少上八點鐘,這才于學生有點益處。”
釋義:
分條陳述。《漢書·李尋傳》:“夫變異以來,各應象而至,臣謹條陳所聞。” 宋 陳亮 《廷對》:“凡可以同風俗、清刑罰、成泰和之效者,悉意而條陳之。”《睢州志·袁可立傳》:“雷震景德門,可立條陳闕政,激切時弊。” 清 陳康褀《郎潛紀聞》卷一:“如貴州諸生黎庶昌、江蘇監生周同谷 條陳時事,諭旨亦稱其‘不為無見’,令疆臣酌籌辦理。” 洪深 《青龍潭》第四幕:“我上過一個呈文給省政府,條陳興修水利的意見。”
造句:
1、3月18日晚上,他親自將條陳呈交元首.
2、大會上他條陳了關于企業改革的種種設想.
相關詞語:
暗渡陳倉暗度陳倉百業蕭條百品千條倡條冶葉陳陳相因陳詞濫調陳規陋習陳力就列陳善閉邪陳師鞠旅陳言務去陳辭濫調陳古刺今陳言膚詞陳言老套出陳易新椎鋒陷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