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梗
詞語 | 頑梗 |
---|---|
拼音 | wán gě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非常頑固:頑梗不化。解釋:
(一)、愚妄而不順服。
《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崇寧二年》:“其地在 大河 之南,連接 河 岷 ,部族頑梗。”
(二)、指愚妄而不順服的人。
明 劉基 《浙東處州分府元帥石末公德政記》:“以智計銷頑梗,以德惠撫疲瘵。” 清 鄭燮 《范縣》詩:“尚有隱幽難盡燭,何曾頑梗竟能馴!”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戶頭總催說》:“而各甲每有頑梗延捱,又別設滾單,令其逐戶挨催,以少節甲長之勞。”
(三)、形容山勢陡直,無幽曲之勝。
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 黟山 頑梗,無巖壑足以登臨。”
(四)、暴起,突出。
洪靈菲 《流亡》七:“他恨自己終有點生得太蠢,幾根瘦骨格外頑梗得可悲。”
釋義:
頑梗,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愚妄而不順服;非常固執。
造句:
1、 禮儀的目的和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得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敬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2、 12你們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當聽我言.
相關詞語:
哀感頑艷從中作梗策頑磨鈍斷梗飄蓬斷梗浮萍斷梗飄萍斷梗飛蓬泛萍浮梗負隅頑抗梗泛萍飄梗泛萍漂梗跡蓬飄梗跡萍蹤梗頑不化怙頑不悛廉頑立懦冥頑不靈木梗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