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章
詞語 | 成章 |
---|---|
拼音 | chéng zh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成文章:下筆成章。出口成章。(二)、成條理:順理成章。
解釋:
(一)、樂竟為一章。引申之,凡積漸生變,自成格局,皆可稱成章。
《易·說卦》:“故易六位而成章。”《孟子·盡心上》:“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明 李贄 《與友人書》:“又愛其狂,思其狂,稱之為善人,望之以中行,則其狂可以成章,可以入室。”
(二)、謂積辭成篇,作成詩文。
《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 清 葉廷琯 《吹網錄》卷六:“蓋古人之詩,非如今人牽強輳合,要得之自然。如思不到,則不肯成章。”
釋義:
1.樂竟為一章。引申之,凡積漸生變,自成格局,皆可稱成章。 2.謂積辭成篇,作成詩文。
造句:
1、紀曉嵐是個出口成章的才子。
2、上課發言,有多少就說多少,不必長篇大論,出口成章。
相關詞語:
不成器百煉成鋼蚌病成珠表面文章波瀾老成不成三瓦不成體統白手成家百巧成窮百忍成金百煉成剛百事無成百無所成百無一成敗于垂成班馬文章抱成一團不勞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