轡策
詞語 | 轡策 |
---|---|
拼音 | pèi cè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轡筴”。御馬的韁繩和馬鞭。(二)、比喻控制的工具。
解釋:
(一)、亦作“ 轡筴 ”。御馬的韁繩和馬鞭。
《管子·小稱》:“ 造父 有以感轡筴,故遫獸可及,遠道可致。”《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恣欲於馬者,擅轡筴之制也。”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無轡筴而御奔馬,棄柂櫓而乘輕舟,未見其可也。”
(二)、比喻控制的工具。
《后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猒權,愿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晉 葛洪 《抱樸子·君道》:“下墮則上崩,故傾穨莫之扶也,於是轡策去於我手,神物假而不還,力勤財匱,民不堪命。”
釋義:
1.亦作"轡策"。 2.御馬的韁繩和馬鞭。 3.比喻控制的工具。
相關詞語:
按轡徐行鞭駑策蹇搏手無策長轡遠馭乘堅策肥出謀畫策策馬飛輿策名就列策名委質策駑礪鈍策頑磨鈍策無遺算長轡遠御出謀劃策出謀獻策出奇劃策發策決科返轡收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