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
詞語 | 南方 |
---|---|
拼音 | nán f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位于一特定的或暗示的方位點以南的地區或國家(在我國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區)今南方(川之西南、滇之北部)已定。——諸葛亮《出師表》解釋:
(一)、南面,南邊。表示方位。
《易·說卦》:“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高亨 注:“《説卦》又以八卦配八方,離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儀禮·覲禮》:“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設六色:東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黃。”《山海經·海外北經》:“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
(二)、泛指南部地區,指 長江 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左傳·昭公十九年》:“若大城 城父 ,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后漢書·楊終傳》:“且南方暑濕,障毒互生。”《新五代史·雜傳·安從進》:“自 范延光 反 鄴 , 從進 已畜異志,恃 江 為險,招集亡命,益置軍兵。南方貢輸道出 襄陽 者,多擅留之。” 陶成章 《浙案記略》:“凡屬 長江 以南,俱屬南部,稱曰南方。” 丁玲 《韋護》第一章三:“那南方人的 北京 腔,又柔和,又躍動。”
釋義:
1.南面,南邊。表示方位。 2.泛指南部地區,指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
相關詞語:
八方呼應北門南牙不劣方頭八方風雨八方支持八方支援百計千方北轍南轅辨物居方闖南走北大方之家大江南北大政方針戴圓履方東方千騎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