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白之貢
詞語 | 九白之貢 |
---|---|
拼音 | jiǔ bái zhī gòng |
字?jǐn)?shù) | 4字詞語 |
形式 | abcd式詞語 |
意思:
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馬共九匹,稱為“九白之貢”。《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二四》:“﹝喀爾喀﹞為西北強(qiáng)國,共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謝圖汗,東曰車臣汗,西曰扎薩克圖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貢白馬八,白駝解釋: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貢朝廷白色駝﹑馬共九匹,稱為"九白之貢"。《清文獻(xiàn)通考.輿地二四》:"﹝喀爾喀﹞為西北強(qiáng)國,共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謝圖汗,東曰車臣汗,西曰扎薩克圖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貢白馬八,白駝一,謂之九白之貢,歲以為常。"
相關(guān)詞語:
九回腸九折臂曖昧之情安身之處安身之地安之若命安之若素鞍馬之勞暗昧之事愛莫之助岸谷之變案牘之勞蒼白無力八拜之交八斗之才八荒之外八街九陌白璧青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