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察
詞語 | 糾察 |
---|---|
拼音 | jiū chá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在群眾活動中維持秩序:糾察隊。(二)、在群眾活動中維持秩序的人:擔任糾察。
解釋:
(一)、亦作“糺察”。舉發(fā)督察。
《后漢書·竇憲傳》:“昔 永平 中,常令 陰黨 、 陰博 、 鄧疊 三人更相糾察,故諸豪戚莫敢犯法者。”《后漢書·清河孝王慶傳》:“臣愚唯知言從事聽,不甚有所糺察。” 宋 范仲淹 《上執(zhí)政書》:“如得其人,糺察四方,絶斯民之寃,協(xié)先帝之志,豈無益乎!” 元 王子一 《誤入桃源》第一折:“奉上帝勅命,遣臨下界,糾察人間善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采薇翁》:“ 劉 喜之,於是糾察卒伍,有掠取婦女財物者,梟以示眾。”
(二)、在群眾活動中維持秩序。亦指維持秩序的人。
楊朔 《昨日的臨汾》:“因著混亂的狀態(tài),漢奸不曾捉住,一位糾察隊員卻被槍殺了。”
釋義:
糾察員屬于軍人。它的職責是監(jiān)察軍車,社會上其它車輛不在其管理范圍之內(nèi)。糾察員隸屬于警備司令部。因為職責范圍和分工不同,糾察員不會與交警發(fā)生沖突。如果軍車違背交通規(guī)則,交警要將違規(guī)車輛交糾察(或部隊相關(guān)部門)處理,不能擅自扣車、扣人或罰款。
造句:
1、 我們可以聽到罷工糾察員有節(jié)奏的喊叫聲.
2、 糾察員允許他們自己被激怒,盡管難控制的群眾聚集起來欺凌他們。
相關(guān)詞語:
察察為明察己知人察見淵魚察今知古察言觀色察察而明察言觀行察顏觀色洞察秋毫洞察一切洞察其奸端倪可察洞幽察微觀風察俗觀貌察色觀形察色靜觀默察糾纏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