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紱
詞語 | 纓紱 |
---|---|
拼音 | yīng f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 纓黻 ”。1.冠帶與印綬。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沉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二》:“珩珮流響,纓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彥和 、 季豫 等年在沖蒙,早此纓紱。” 唐 孟浩然 《宿天臺桐柏觀》詩:“愿言解纓紱,從登去煩惱。”《資治通鑒·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闈。” 明 張居正 《七賢詠·王安豐》:“雖有纓紱累,終知世網疏。”(2).比喻世俗的束縛。《莊子·逍遙游》“綽約若處子” 晉 郭象 注:“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解釋:
(一)、亦作“ 纓黻 ”。冠帶與印綬。亦借指官位。
南朝 梁 沉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二》:“珩珮流響,纓紱有容。”《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彥和 、 季豫 等年在沖蒙,早此纓紱。” 唐 孟浩然 《宿天臺桐柏觀》詩:“愿言解纓紱,從登去煩惱。”《資治通鑒·唐高宗永徽六年》:“ 武氏 門著勛庸,地華纓黻,往以才行選入后庭,譽重椒闈。” 明 張居正 《七賢詠·王安豐》:“雖有纓紱累,終知世網疏。”
(二)、比喻世俗的束縛。
《莊子·逍遙游》“綽約若處子” 晉 郭象 注:“夫圣人雖在廟堂之上,然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世豈識之哉!徒見其戴黃屋,佩玉璽,便謂足以纓紱其心矣。”
釋義:
1.亦作"纓黻"。 2.冠帶與印綬。亦借指官位。 3.比喻世俗的束縛。
相關詞語:
兼官重紱被發纓冠披發纓冠遺簪絕纓簪纓世胄簪纓世族濯足濯纓鄒纓齊紫戶列簪纓濯纓彈冠簪纓門第結纓伏劍振纓中朝詩禮簪纓濯纓洗耳纓緌之徒投筆請纓無路請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