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兵
詞語 | 防汛兵 |
---|---|
拼音 | fáng xùn bī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指 明 清 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 清 姚燮 《歲暮》詩之二:“埋鹽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閑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分防地稱汛地。”亦省稱“ 防兵 ”。 鄭觀應 《盛世危言·民團上》:“兵制有六種:一、營兵,二、砲臺守兵,三、各處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義兵。”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分撥各集防兵,宜時加檢察。”解釋:
(一)、指 明 清 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
清 姚燮 《歲暮》詩之二:“埋鹽窖冷飢逃雀,防汛兵閑醉博梟。”原注:“防汛兵, 清 制,千總、把總、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分防地稱汛地。”亦省稱“ 防兵 ”。 鄭觀應 《盛世危言·民團上》:“兵制有六種:一、營兵,二、砲臺守兵,三、各處汛地防兵,四、一等藏兵,五、二等藏兵,六、義兵。”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分撥各集防兵,宜時加檢察。”
釋義:
1.指明清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
相關詞語:
哀兵必勝按兵不動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暗箭難防按兵不舉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不由將兵車之會兵多將廣兵多者敗兵貴神速兵貴先聲兵荒馬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