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覆
詞語 | 蕩覆 |
---|---|
拼音 | dàng f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動(dòng)搖顛覆。《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諸葛誕 造為兇亂,盪覆 揚(yáng)州。”《舊唐書·王重榮王處存等傳贊》:“乾坤盪覆,生聚流離。”宋 王禹偁《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敗亡之計(jì);彼曲我直,坐觀盪覆之期。”(二)、毀壞;顛覆。《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孫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孫僑如 欲廢國常,蕩覆公室。’”三國 魏 曹操《薤露行》:“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唐 劉長卿《登吳古城歌》:“黃池 高會(huì)事未終,滄海橫流人蕩覆。”明 劉元卿《賢奕編·金陵義貓》:“金陵 閭右子 蕩覆先業(yè),不勝逋責(zé),決意自盡。”
解釋:
(一)、動(dòng)搖顛覆。
《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 諸葛誕 造為兇亂,盪覆 揚(yáng)州 。”《舊唐書·王重榮王處存等傳贊》:“乾坤盪覆,生聚流離。” 宋 王禹偁 《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敗亡之計(jì);彼曲我直,坐觀盪覆之期。”
(二)、毀壞;顛覆。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孫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孫僑如 欲廢國常,蕩覆公室。’” 三國 魏 曹操 《薤露行》:“蕩覆帝基業(yè),宗廟以燔喪。” 唐 劉長卿 《登吳古城歌》:“ 黃池 高會(huì)事未終,滄海橫流人蕩覆。”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金陵義貓》:“ 金陵 閭右子 蕩覆先業(yè),不勝逋責(zé),決意自盡。”
釋義:
蕩覆是一個(gè)詞語,拼音:dàng fù釋義:1、是指動(dòng)搖顛覆。2、毀壞;顛覆。
相關(guān)詞語:
背碑覆局并容徧覆重蹈覆轍闖蕩江湖蒼黃翻覆巢傾卵覆蕩檢逾閑蕩氣回腸蕩然無存蕩析離居蹈其覆轍蹈襲覆轍滌瑕蕩穢東風(fēng)浩蕩蕩產(chǎn)傾家蕩海拔山蕩魂攝魄滌穢蕩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