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
詞語 | 狐惑 |
---|---|
拼音 | hú h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為狐妖所蠱惑。(二)、猶疑惑。
(三)、指女色惑人。
(四)、中醫學病名。
解釋:
(一)、為狐妖所蠱惑。
唐 元稹 《古社》詩:“狐惑意顛倒,臊腥不復聞。”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董生》:“渠舊與妾善,不意為狐惑而死。”
(二)、猶疑惑。
《朱子語類》卷七五:“便見得上面許多皆是狐惑可疑之事。”
(三)、指女色惑人。
元 虞集 《別知賦》:“夫冶倡之狐惑兮,豈不足於內揆。”
(四)、中醫學病名。
《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狐惑》:“古名狐惑近名疳,狐蝕肛陰惑唇咽。”注:“狐惑,牙疳、下疳等瘡之古名也,近時惟以疳呼之。”
釋義:
1.為狐妖所蠱惑。 2.猶疑惑。 3.指女色惑人。 4.中醫學病名。
造句:
1、故病名以“狐惑病”命名為宜。
2、大爺書中本條項下所列附方,羅列諸如傷寒狐惑、頭風旋運、夢遺失精種種之外,婦人斷產赫然醒目:零陵香為末,酒服二錢。
相關詞語:
不惑之年城狐社鼠豺狐之心大惑不解董狐直筆董狐之筆訛言惑眾二缶鐘惑二缶鍾惑發蒙解惑篝火狐鳴蠱惑人心狗黨狐群狗黨狐朋狗走狐淫狐虎之威狐假虎威狐埋狐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