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
詞語 | 山藥 |
---|---|
拼音 | shān ya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薯蕷的通稱。(二)、甘薯。
解釋:
(一)、薯蕷的別名。
晉 王羲之 有《山藥帖》。見《宣和書譜·草書三·王羲之》。 唐 馬戴 《過野叟居》詩:“呼兒採山藥,放犢飲溪泉。” 宋 蘇軾 《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獨酌》詩:“銅爐燒柏子,石鼎煮山藥。” 宋 林洪 《山家清供·玉延索餅》:“山藥名薯蕷, 秦 楚 之間名玉延。”
釋義:
又稱“薯蕷”。多年生纏繞藤本。其地下塊莖可供食用或作中藥。有健脾、補(bǔ)肺、固腎、益精的功能。可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小便頻數(shù)等。
造句:
1、民以食為天,健康不羨仙;飲食宜清淡,養(yǎng)肺更養(yǎng)顏;山藥祛濁氣,紅薯熬稀飯;瘦肉多吃,果蔬宜鮮。祝你健康!
2、冬天吃牛肉時,最好吃黃牛肉,黃牛肉性溫,山藥牛肉湯藥食相兼,偏重于補(bǔ)氣健脾。體倦乏力、機(jī)體免疫機(jī)能降低者最適合食用。
相關(guān)詞語:
挨山塞海安如泰山安如太山安若泰山巴山蜀水巴山夜雨拔地?fù)u山拔山超海拔山蓋世拔山扛鼎跋山涉水白山黑水半壁江山寶山空回背山起樓逼上梁山表里山河冰山難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