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婁
詞語 | 曳婁 |
---|---|
拼音 | yè ló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猶穿戴。語本《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毛 傳:“婁亦曳也。” 孔穎達 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婁與曳連,則同為一事。” 宋 蘇軾 《謝除兵部尚書賜對衣金帶馬狀》之一:“蒙恩賜臣衣一對,金帶一條,并魚袋、金鍍銀鞍轡馬一匹者,盛服在躬,無復曳婁之嘆!”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車馬之馳驅,衣裳之曳婁,酒食鼓瑟之愉樂,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澤及三族。”解釋:
(一)、猶穿戴。語本《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毛 傳:“婁亦曳也。” 孔穎達 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婁與曳連,則同為一事。” 宋 蘇軾 《謝除兵部尚書賜對衣金帶馬狀》之一:“蒙恩賜臣衣一對,金帶一條,并魚袋、金鍍銀鞍轡馬一匹者,盛服在躬,無復曳婁之嘆!”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車馬之馳驅,衣裳之曳婁,酒食鼓瑟之愉樂,皆巨室與貧民所以通工易事,澤及三族。”
釋義:
1.猶穿戴。語本《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毛傳:"婁亦曳也。"孔穎達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婁與曳連,則同為一事。"
相關詞語:
履絲曳縞鳴玉曳履鳴玉曳組棄甲曳兵心旌搖曳熊經鳥曳曳裾王門曳尾涂中曳兵棄甲曳兵之計曳尾泥涂紆金曳紫紆朱曳紫泥涂曳尾曳步窈窕衣不曳地捅婁子舉前曳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