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帖
詞語 | 書帖 |
---|---|
拼音 | shū tiē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書寫簡帖。唐 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昔者 吳 人 張旭 善草書書帖,數(shù)嘗於 鄴縣 見 公孫大娘 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二)、指書札、柬帖。唐 溫庭筠《洞戶二十二韻》:“畫圖驚走獸,書帖得來禽。”曾益 等注:“唐 李綽《尚書故實》:‘王內(nèi)史 書帖中有與 蜀郡 太守書,求櫻桃來禽,日給藤子。’”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元豐 中,王荊公 居 半山,好觀佛書,每以故金漆版代書帖與朋儕往來者。”《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同年偶翻桌上書帖,看見了這封家書,寫得好笑,故意朗誦起來。”梁斌《播火記》四:“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子 江濤 入獄的事,貴他娘 又動了一會子悲傷,才離開 柏樹墳,走到 春蘭 家里,和 春蘭 定規(guī)好,請人寫了書帖送過去。”
(三)、字帖;墨跡。宋 梅堯臣《張圣民學(xué)士出御書并法帖共閱之》詩:“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書帖未足觀。”宋 張世南《游宦紀聞》卷十:“士大夫家,亦有愛其書帖者,皆藏去,以為清玩。”
解釋:
(一)、書寫簡帖。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序:“昔者 吳 人 張旭 善草書書帖,數(shù)嘗於 鄴縣 見 公孫大娘 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
(二)、指書札、柬帖。
唐 溫庭筠 《洞戶二十二韻》:“畫圖驚走獸,書帖得來禽。” 曾益 等注:“ 唐 李綽 《尚書故實》:‘ 王內(nèi)史 書帖中有與 蜀郡 太守書,求櫻桃來禽,日給藤子。’”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三:“ 元豐 中, 王荊公 居 半山 ,好觀佛書,每以故金漆版代書帖與朋儕往來者。”《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同年偶翻桌上書帖,看見了這封家書,寫得好笑,故意朗誦起來。” 梁斌 《播火記》四:“兩個人又說了一會子 江濤 入獄的事, 貴他娘 又動了一會子悲傷,才離開 柏樹墳 ,走到 春蘭 家里,和 春蘭 定規(guī)好,請人寫了書帖送過去。”
(三)、字帖;墨跡。
宋 梅堯臣 《張圣民學(xué)士出御書并法帖共閱之》詩:“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書帖未足觀。” 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十:“士大夫家,亦有愛其書帖者,皆藏去,以為清玩。”
釋義:
1.書寫簡帖。 2.指書札﹑柬帖。
相關(guān)詞語:
掉書袋白面書生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白面書郎伴食中書閉門讀書不刊之書刺股讀書大書特書丹書鐵契丹書鐵券讀書得間讀書三到讀書三余讀書種子丹書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