閼塞
詞語 | 閼塞 |
---|---|
拼音 | è sā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阻斷,閉塞。解釋:
(一)、阻斷,閉塞。
漢 趙曄 《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帝堯 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漬,九州閼塞,四瀆壅閉。” 清 唐甄 《潛書·非文》:“近世之言文者,妄謂有體,妄謂有法,妄謂有繩墨規矩。二十三代之編籍,閼塞其心;序論傳志之空言,矯誣其理。” 與之 《論中國現在之黨派及將來之政黨》:“法政之教育麗于虛,非善用其腦以受之,則智識不獨不進化,反益形其閼塞。”
釋義:
1.阻斷,閉塞。
相關詞語:
挨山塞海拔本塞源閉目塞聽蔽聰塞明拔本塞原閉門塞竇閉門塞戶閉明塞聰閉目塞聰閉目塞耳蔽明塞聰波羅塞戲充天塞地垂頭塞耳擔雪塞井頓開茅塞耳目閉塞敷衍塞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