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縶
詞語 | 維縶 |
---|---|
拼音 | wéi zhí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鄭玄箋:“愿此去者乘其白駒而來,使食我場中之苗,我則絆之繫之,以永今朝。愛之欲留之。”因以“維縶”為系縛;羈絆。(二)、引申為挽留;羈留。
解釋:
(一)、《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 鄭玄 箋:“愿此去者乘其白駒而來,使食我場中之苗,我則絆之繫之,以永今朝。愛之欲留之。”因以“維縶”為系縛;羈絆。
晉 潘尼 《迎大駕》詩:“翔鳳嬰籠檻,騏驥見維縶。” 晉 葛洪 《抱樸子·任命》:“夫龍驥維縶,則無以別乎蹇驢;赤刀韜鋒,則曷用異於鉛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下》:“象子既已維縶多時,而不食水草。”
(二)、引申為挽留;羈留。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從游京口北固應(yīng)詔》詩:“顧己枉維縶,撫志慙場苗。” 清 汪懋琨 《<白雨齋詞話>序》:“ 桃源 劇邑,不易治,予欲維縶之,俾資贊畫。”
釋義:
1.《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鄭玄箋:"愿此去者乘其白駒而來,使食我場中之苗,我則絆之系之,以永今朝。愛之欲留之。"因以"維縶"為系縛;羈絆。 2.引申為挽留;羈留。
相關(guān)詞語:
步履維艱創(chuàng)業(yè)維艱革舊維新進(jìn)退維谷進(jìn)退維亟進(jìn)退維艱口誦心維騎鶴維揚(yáng)維妙維肖物力維艱咸與維新騎鶴上維揚(yáng)舉步維艱四維不張維民所止國之四維其命維新四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