緝熙
詞語 | 緝熙 |
---|---|
拼音 | jī x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詩·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於緝熙敬止。”毛 傳:“緝熙,光明也。”又《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鄭玄 箋:“緝熙,光明也。”后因以“緝熙”指光明,又引申為光輝。解釋:
(一)、《詩·大雅·文王》:“穆穆 文王 ,於緝熙敬止。” 毛 傳:“緝熙,光明也。”又《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鄭玄 箋:“緝熙,光明也。”后因以“緝熙”指光明,又引申為光輝。
《漢書·揚雄傳上》:“隃於穆之緝熙兮,過《清廟》之雝雝。”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并文明自天,緝熙景祚。” 唐 李邕 《贈安州都督王仁忠神道碑》:“緝熙遠略,繩準嘉言。” 宋 王禹偁 《天道如張弓賦》:“又嘗觀上圣之姿,法天道兮緝熙,令先禁于強暴,心不忘於惸嫠。” 明 歸有光 《孟子敘道統而不及周公顏子》:“ 周公 以元圣而受緝熙之傳,制禮作樂,有身致太平之功。”
釋義:
光明。《詩·周頌·敬之》:“學有緝熙于光明。”意為學那些光明中之更光明者。光明,指賢人。后因以“緝熙”指光明。
造句:
1、陳鑒,字緝熙,其父謫戍遼東后去世,母親改嫁一百戶。
2、論工夫,圣人亦須困勉,方是小心緝熙,論本體,眾人亦是生知安行,方是真機直達。
相關詞語:
挨風緝縫捱風緝縫重熙累洽重熙累績重熙累盛重熙累葉民熙物阜攘來熙往攘攘熙熙攘往熙來熙來攘往熙熙攘攘熙熙壤壤熙熙融融緝拿歸案含哺而熙,鼓腹而游重雍襲熙物阜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