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
詞語 | 耳根 |
---|---|
拼音 | ěr g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耳廓的根端〈方〉∶耳耳根前解釋:
(一)、耳朵的根部。亦指耳朵。
唐 白居易 《琴酒》詩:“耳根得所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 宋 蘇軾 《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詩:“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堦前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蔣震卿 見問著這話,自覺先前失言,耳根通紅。”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羿 想著,覺得慚愧,兩頰連耳根都熱起來。” 巴金 《將軍集·幽靈》:“妻埋下頭,過了片刻忽然低聲說,聲音有些顫抖,連耳根也紅了。”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 虎妞 堵著爸爸的耳根子吹噓, 劉四爺 對 祥子 笑了笑。”
(二)、佛教語。六根之一。指對聲境而生耳識者。
《楞嚴經》卷三:“耳根勞故,頭中作聲。” 唐 雍陶 《安國寺贈廣宣上人》詩:“今來合掌聽師語,一似敲冰清耳根。” 清 龔自珍 《五重證義》:“又 觀世音 用耳根, 香積佛 眾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師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證。”參見“ 六根 ”。
(三)、指綴在鞋跟上的帶片。
郭沫若 《瓶》詩之一:“她那 蜀 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碧綠的絨線鞋兒上著耳根,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
釋義:
亦指耳朵。唐 白居易 《琴酒》詩:“耳根得所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宋 蘇軾 《與梁左藏會飲傅國博家》詩:“試教長笛傍耳根,一聲吹裂堦前石。”《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 蔣震卿 見問著這話,自覺先前失言,耳根通紅。”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羿 想著,覺得慚愧,兩頰連耳根都熱起來。”巴金 《將軍集·幽靈》:“妻埋下頭,過了片刻忽然低聲說,聲音有些顫抖,連耳根也紅了。”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 虎妞 堵著爸爸的耳根子吹噓, 劉四爺 對 祥子 笑了笑。”六根之一。指對聲境而生耳識者。《楞嚴經》卷三:“耳根勞故,頭中作聲。”唐 雍陶 《安國寺贈廣宣上人》詩:“今來合掌聽師語,一似敲冰清耳根。”清 龔自珍 《五重證義》:“又 觀世音 用耳根, 香積佛 眾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師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證。”參見“ 六根 ”。郭沫若 《瓶》詩之一:“她那 蜀 錦的上衣,青羅的短裙,碧綠的絨線鞋兒上著耳根,這些都還在我如鏡的腦中馳騁。”
造句:
1、 他正方下頷的四周,連到耳根,長著半臉的曹操胡子,陰森森地直立著,如一個壯毛的刷子。
2、 她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仿佛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情似的。
相關詞語:
耳邊風耳報神耳旁風墻有耳執(zhí)牛耳拔樹尋根不根之論不絕于耳不堪入耳拔樹搜根閉目塞耳避人耳目不根之談長目飛耳充耳不聞出口入耳垂耳下首垂頭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