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恨
詞語 | 宿恨 |
---|---|
拼音 | sù hè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有的仇恨。解釋:
(一)、猶舊恨。舊日的仇恨。
《三國志·吳志·孫輔傳》“生得 祖郎 等”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今創(chuàng)軍立事,除棄宿恨,惟取能用,與天下通耳。” 清 洪楝園 《后南柯·招駙》:“強鄰國勢莫如,視眈眈交張虎牙。檀蘿密議,有千年宿恨心頭掛。”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章:“猛觸宿恨,肺葉震然,不知所可。”
釋義:
sù hèn ㄙㄨˋ ㄏㄣˋ宿恨猶舊恨。舊日的仇恨。《三國志·吳志·孫輔傳》“生得 祖郎 等”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爾昔襲擊孤,斫孤馬鞍,今創(chuàng)軍立事,除棄宿恨,惟取能用,與天下通耳。” 清 洪楝園 《后南柯·招駙》:“強鄰國勢莫如,視眈眈交張虎牙。檀蘿密議,有千年宿恨心頭掛。”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章:“猛觸宿恨,肺葉震然,不知所可。”
造句:
1、洪家兄弟,不得私做眼線,捉拿自己人,即有舊仇宿恨,當(dāng)傳齊眾兄弟,判斷曲直,決不得記恨在心,萬一誤會捉拿,應(yīng)立即放走,如有違背,五雷誅滅。
2、秦穆公掃蕩了晉國西部局部地區(qū),算是報了宿恨,然后改向西發(fā)展,“秦穆公遂霸西戎”,終于繼齊桓、宋襄、晉文之后成為春秋第四位霸主。
相關(guān)詞語:
報仇雪恨抱恨黃泉抱恨終天報讎雪恨餐風(fēng)露宿藏怒宿怨草行露宿此恨綿綿餐風(fēng)宿草餐風(fēng)宿露餐風(fēng)宿水餐風(fēng)宿雨沉疴宿疾東食西宿風(fēng)餐露宿國仇家恨恨海難填恨如頭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