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邑
詞語 | 居邑 |
---|---|
拼音 | jū y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囤積于城邑之中。《漢書·食貨志下》:“富商賈或墆財(cái)役貧,轉(zhuǎn)轂百數(shù),廢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給焉。”顏師古 注:“服虔 曰:‘居穀於邑也。’如淳 曰:‘居賤物於邑中以待貴也。’二説皆未盡也。此言或有所廢置,有所居蓄,而居於邑中,以乘時射利也。”(二)、泛指人口聚居之地。《漢書·溝洫志》“古者立國居民,疆理土地,必遺川澤之分,度水勢所不及”唐 顏師古 注:“言川澤水所流聚之處,皆留而置之,不以為居邑而妄墾殖,必計(jì)水所不及,然后居而田之也。”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百里見方的地區(qū),有田九萬頃,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川澤和居邑,馀下六萬頃,約合今一百八十六萬畝。”
解釋:
(一)、囤積于城邑之中。
《漢書·食貨志下》:“富商賈或墆財(cái)役貧,轉(zhuǎn)轂百數(shù),廢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給焉。” 顏師古 注:“ 服虔 曰:‘居穀於邑也。’ 如淳 曰:‘居賤物於邑中以待貴也。’二説皆未盡也。此言或有所廢置,有所居蓄,而居於邑中,以乘時射利也。”
(二)、泛指人口聚居之地。
《漢書·溝洫志》“古者立國居民,疆理土地,必遺川澤之分,度水勢所不及” 唐 顏師古 注:“言川澤水所流聚之處,皆留而置之,不以為居邑而妄墾殖,必計(jì)水所不及,然后居而田之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二節(jié):“百里見方的地區(qū),有田九萬頃,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川澤和居邑,馀下六萬頃,約合今一百八十六萬畝。”
釋義:
居邑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囤積于城邑之中,泛指人口聚居之地。
相關(guān)詞語:
安居樂業(yè)安土重居別財(cái)異居變動不居別籍異居辨物居方別居異財(cái)巢居穴處鶉居鷇食辭富居貧辭尊居卑恥居人下恥居王后處尊居顯鶉居鷇飲蕩析離居蠹居棋處大名難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