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
詞語 | 大公 |
---|---|
拼音 | dà gō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以天下為公。漢 劉向《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二)、極其公正。宋 周煇《清波別志》卷上:“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紹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清 顧炎武《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深望領導抗戰之領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
(三)、即 太公望(呂尚)。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于 齊。《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劉文淇 疏證:“太公,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
解釋:
(一)、謂以天下為公。
漢 劉向 《說苑·至公》:“古有行大公者,帝 堯 是也……得 舜 而傳之,不私於其子孫也。”
(二)、極其公正。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 徽宗 嘗對輔臣語及 元祐 、 紹圣 事,皆欲以大公至正之道,扶偏救弊。” 清 顧炎武 《酬李處士因篤》:“吾道貴大公,片言折邪妄。” 鄒韜奮 茅盾 等《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深望領導抗戰之領袖與政府,以大勇大公之心,毅然決然,當機立斷。”
(三)、即 太公望 ( 呂尚 )。輔佐 武王 滅 商 有功,封于 齊 。
《左傳·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 周 室!’” 劉文淇 疏證:“ 太公 ,謂 呂尚 也…… 梁履繩 曰:‘始封之君,子孫尊為太公。《齊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稱 田和 為太公,是也。’”
釋義:
大公一詞在不同地區有不同意義。在西歐,大公本來是一種封建諸侯等級,其地位略高于公爵。其后隨著諸侯國獨立,大公遂演變為獨立君主的稱號。如今天的盧森堡大公,由大公統治的政權稱為大公國。
造句:
1、自私自利人人憎,大公無私人人敬。民諺
2、創新是做大公司的惟一之路。
相關詞語:
白衣公卿百年大計報冰公事抱頭大哭筆大如椽彪形大漢秉公辦理秉公無私勃然大怒博大精深不識大體百年大業百事大吉抱冰公事背公向私背公營私秉公滅私秉公任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