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趺
詞語 | 龜趺 |
---|---|
拼音 | guī f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碑的龜形底座。解釋:
(一)、碑下的龜形石座。
唐 劉禹錫 《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螭首龜趺,德輝是紀。” 宋 蘇軾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龜趺入坐螭隱壁,空齋晝靜聞登登。”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喪禮·碑碣》:“ 唐 葬令,五品以上,螭首龜趺。”
釋義:
碑的龜形底座。
造句:
1、龜趺托起文明的碑碣,蓍蔡破解了天帝的讖語,將時間的波磔一一鐫刻于黃鐘大呂……
2、當初明成祖為他父親朱元璋建碑時,因龜趺太高,石碑怎么也立不上去,可把管工程的人急壞了。
相關詞語:
不待蓍龜不龜手藥蟬腹龜腸傳龜襲紫鼎玉龜符龜鶴遐壽龜龍鱗鳳龜龍片甲龜冷支床龜毛兔角龜文鳥跡龜厭不告龜玉毀櫝詬龜呼天龜鶴遐齡龜冷搘床龜齡鶴算龜龍麟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