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道
詞語 | 改道 |
---|---|
拼音 | gǎi dà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改變行走的路線:此處翻修公路,車輛必須改道行駛。(二)、(河流)改變經過的路線:黃河改道。
解釋:
(一)、改變方法、制度。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 晏子 對曰:‘臣請改道易行而治 東阿 ,三年不治,臣請死之。’” 漢 班固 《白虎通·三正》:“王者有改道之文,無改道之實。”
(二)、河流改變原有的通道。
清 傅澤 《行水金鑒·濟水》:“蓋其時 濟水 改道,從 蒲臺 東北,與 河 渾濤而入海也。”
(三)、改變行進的路線。如:非機動車輛改道行駛。
釋義:
改道,指由于自然或人為的因素導致河流放棄原河道而另覓新路。歷史上,黃河下游決口改道十分頻繁,據統計,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的2457年間,改道共有26次。大體上以孟津為頂點,在北抵津沽,南達江淮的廣大平原上,都是黃河決口改道遷徙的地方(見圖1-1)。80年代初沁河楊莊改道則是一項防洪效益很高的人工局部改道工程。
造句:
1、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2、 無論是決口,還是改道,其造成的災難都不可言狀。
相關詞語:
東道主安貧樂道安貧守道岸然道貌班荊道故暴虐無道北道主人倍道而進背道而馳兵行詭道伯道無兒不改其樂霸道橫行班荊道舊卑不足道悲聲載道倍道而行倍道兼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