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趼
詞語 | 足趼 |
---|---|
拼音 | zú ji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足繭”。亦作“足蠒”。腳掌因磨擦而生出的硬皮。喻指跋涉辛勞。解釋:
(一)、亦作“ 足繭 ”。亦作“ 足蠒 ”。腳掌因磨擦而生出的硬皮。喻指跋涉辛勞。
唐 元載 《故相國杜鴻漸神道碑》:“自西徂東,足趼頭蓬,簡稽衣食,賦政理戎。”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宋 蘇軾 《與梁先舒煥泛舟得臨釀字》詩之一:“故人輕千里,足蠒來相尋。” 明 楊慎 《恩遣戍滇紀行》詩:“衣廑何暇拂,足繭不能休。”
釋義:
1.亦作"足繭"。亦作"足蠒"。 2.腳掌因磨擦而生出的硬皮。喻指跋涉辛勞。
相關詞語:
挨肩并足安分知足礙足礙手卑諂足恭不一而足不足齒數不足掛齒不足介意不足為據不足為憑不足為奇不足為訓不足與謀百舍重趼百足不僵百足之蟲卑不足道兵精糧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