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
詞語 | 先儒 |
---|---|
拼音 | xiān rú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解釋:
(一)、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晉 杜預 《春秋經(jīng)傳集解序》:“先儒所傳,皆不其然。”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先儒解釋皆云:水草,圓葉細莖,隨水淺深。” 元 黃溍 《日損齋筆記·辨經(jīng)》:“先儒所見,適與前人暗合,而非有所祖述。”《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道:‘……此五省讀書的人,家家隆重的是小弟;都在書案上,香火蠟燭,供著“先儒 匡子 之神位”。’ 牛布衣 笑道:‘先生,你此言誤矣!所謂“先儒”者,乃已經(jīng)去世之儒者;今先生尚在,何得如此稱呼?’”
釋義:
1.先世儒者;已去世的儒者。
相關詞語:
急先鋒笨鳥先飛兵貴先聲不乏先例白面儒冠白面儒生北郭先生坌鳥先飛并驅(qū)爭先承先啟后得月較先東郭先生冬烘先生大人先生道學先生焚書坑儒奮勇當先風流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