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翳
詞語 | 陰翳 |
---|---|
拼音 | yīn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蔭翳”陰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解釋:
(一)、陰霾,陰云。
明 方孝孺 《東河驛值雪次茅長史白戰體韻》:“明朝陰翳盡掃除,天際諸峯翠相并。”
(二)、指樹木枝葉繁茂成陰。
宋 陳亮 《重建紫霄觀記》:“方山川未通,居民未多,林木陰翳,禽獸麋鹿出沒於其間之時,其靜深當不止今日。”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三忠祠》:“林木陰翳,不知凡幾百重。”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十:“是山至今古木陰翳若 梁 代,又不知何如其蔽虧也。”
(三)、指樹陰。
柔石 《二月》:“新綠的樹葉底陰翳,鋪在淺草地上。”
(四)、遮蔽。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三二:“陽彩皆陰翳,親友盡暌違。”
釋義:
陰翳是一個詞語。讀音是yīn yì,含義是陰霾,枝葉繁茂成蔭,樹陰。
相關詞語:
不陰不陽寸陰尺璧寸陰若歲寸陰是惜尺壁寸陰顛倒陰陽遁陰匿景光陰荏苒光陰似箭貴陰賤璧光陰如箭柳下借陰綠葉成陰柳影花陰魯魚陶陰旁搖陰煽石火光陰山陰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