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服
詞語 | 祭服 |
---|---|
拼音 | jì f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歷代形制有異。《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后,帥外內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服。” 賈公彥 疏:“《禮記·祭義》亦云:蠶事既畢,遂朱緑之,玄黃之,以為祭服。此亦當染之以為祭服也。”《詩·豳風·七月》“為公子裳” 毛 傳:“祭服,玄衣纁裳。” 孔穎達 疏:“玄黃之色施於祭服。”《國語·周語上》“ 晉侯 端委以入” 三國 吳 韋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詣郊壇行禮》:“南設一大幕次,謂之‘大次’,更換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龍服,中單朱舃,純玉佩。”解釋:
(一)、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歷代形制有異。
《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后,帥外內命婦始蠶于北郊,以為祭服。” 賈公彥 疏:“《禮記·祭義》亦云:蠶事既畢,遂朱緑之,玄黃之,以為祭服。此亦當染之以為祭服也。”《詩·豳風·七月》“為公子裳” 毛 傳:“祭服,玄衣纁裳。” 孔穎達 疏:“玄黃之色施於祭服。”《國語·周語上》“ 晉侯 端委以入” 三國 吳 韋昭 注:“説云:‘衣玄端,冠委皃,諸侯祭服也。’”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詣郊壇行禮》:“南設一大幕次,謂之‘大次’,更換祭服,天平冠,二十四旒,青裳龍服,中單朱舃,純玉佩。”
釋義:
1.古代祭祀時所穿的禮服。歷代形制有異。
造句:
1、往往有不同的合唱團合唱團合唱祭服或每制服。
2、最后,各種特定的宗教和團體的神職人員文書使用的祭服為會員。
相關詞語:
哀告賓服安生服業白龍魚服不服水土粗服亂頭從風而服返我初服服低做小服田力穡服服貼貼服牛乘馬負固不服弓調馬服侯服玉食胡服騎射華冠麗服黃冠草服黃冠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