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違
詞語 | 三違 |
---|---|
拼音 | sān wé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謂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二)、謂三度未見。
解釋:
(一)、謂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
《禮記·表記》:“子曰,事君三違,而不出竟,則利祿也。” 鄭玄 注:“違,猶去也。利祿,言為貪祿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貪祿。”
(二)、謂三度未見。
唐 杜甫 《寄張十二山人彪》詩:“獨(dú)臥 嵩陽 客,三違 潁水 春。”
釋義:
1.謂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 2.謂三度未見。
相關(guān)詞語:
三家村挨三頂五捱三頂四捱三頂五巴三覽四半夜三更不成三瓦不三不四不違農(nóng)時(shí)八難三災(zāi)白璧三獻(xiàn)巴三攬四半三不四避跡違心避軍三舍避君三舍不得違誤不壹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