緗素
詞語 | 緗素 |
---|---|
拼音 | xiāng sù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淺黃色的絹帛。古時多用以書寫。(二)、指書卷、書籍。
解釋:
(一)、淺黃色的絹帛。古時多用以書寫。
《隋書·經籍志一》:“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録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
(二)、指書卷、書籍。
《梁書·昭明太子統傳》:“遍該緗素,殫極丘墳。”《北史·高道穆傳》:“秘書圖籍及典書緗素,多致零落,可令 道穆 總集帳目,并牒儒學之士,編比次第。” 唐 劉知幾 《史通·曲筆》:“夫以敵國相讎,交兵結怨,載諸移檄,用可致誣;列諸緗素,難為妄説。” 明 高啟 《臨頓里》詩之八:“舊史堆緗素,新經録洞玄。”
釋義:
1.淺黃色的絹帛。古時多用以書寫。 2.指書卷﹑書籍。
相關詞語:
愛素好古安之若素把素持齋冰魂素魄持齋把素甘之若素好丹非素紅裝素裹懷真抱素還淳反素艱苦樸素積素累舊樸素無華竊位素餐青蠅點素輕饒素放尸位素餐素不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