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纓
詞語 | 絕纓 |
---|---|
拼音 | jué yī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扯斷結冠的帶。據(jù) 漢 劉向《說苑·復恩》載:楚莊王 宴群臣,日暮酒酣,燈燭滅。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絕其冠纓,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絕纓之人。王不從,令群臣盡絕纓而上火,盡歡而罷。后三年,晉 與 楚 戰(zhàn),有 楚 將奮死赴敵,卒勝 晉 軍。王問之,始知即前之絕纓者。后遂用作寬厚待人之典。三國 魏 曹植《求自試表》:“絶纓盜馬之臣赦,楚 趙 以濟其難。”唐 陳子昂《座右銘》:“秦穆 飲盜馬,楚 客報絶纓。”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錢起》:“況賓無絶纓之嫌,主無投轄之困。”(二)、用以形容男女聚會,不拘形跡。宋 柳永《迎新春》詞:“香徑里,絶纓擲果無數(shù)。”清 無名氏《韻香傳》:“絶纓錯舃,紙醉金迷,卜晝卜夜,歡樂未央。”
解釋:
(一)、扯斷結冠的帶。據(jù) 漢 劉向 《說苑·復恩》載: 楚莊王 宴群臣,日暮酒酣,燈燭滅。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絕其冠纓,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絕纓之人。王不從,令群臣盡絕纓而上火,盡歡而罷。后三年, 晉 與 楚 戰(zhàn),有 楚 將奮死赴敵,卒勝 晉 軍。王問之,始知即前之絕纓者。后遂用作寬厚待人之典。
三國 魏 曹植 《求自試表》:“絶纓盜馬之臣赦, 楚 趙 以濟其難。” 唐 陳子昂 《座右銘》:“ 秦穆 飲盜馬, 楚 客報絶纓。”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錢起》:“況賓無絶纓之嫌,主無投轄之困。”
(二)、用以形容男女聚會,不拘形跡。
宋 柳永 《迎新春》詞:“香徑里,絶纓擲果無數(shù)。” 清 無名氏 《韻香傳》:“絶纓錯舃,紙醉金迷,卜晝卜夜,歡樂未央。”
釋義:
絕纓júe yīng,漢語詞匯,釋義為扯斷結冠的帶。形容男女聚會,不拘形跡。
相關詞語:
哀哀欲絕哀痛欲絕阿平絕倒奔逸絕塵弊絕風清避世絕俗不絕如縷不絕于耳悲痛欲絕奔軼絕塵閉關絕市不絕如帶不絕如發(fā)不絕如線不絕若線慘絕人寰超群絕倫超軼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