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忒
詞語 | 僭忒 |
---|---|
拼音 | jiàn tu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越禮踰制,心懷疑貳。解釋:
(一)、謂越禮踰制,心懷疑貳。
《書·洪范》:“臣之有作威作福玉食,其害于而家,兇于而國,人用側(cè)頗僻,民用僭忒。” 孔 傳:“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隋書·經(jīng)籍志一》:“自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先王制其夫婦、父子、君臣、上下、親疏之節(jié)。至於三代,損益不同。 周 衰,諸侯僭忒,惡其害己,多被焚削。”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 韓魏公 罷政,以守司徒兼侍中、 鎮(zhèn)安 武勝軍 節(jié)度使。公累章牢辭,至以為恐開大臣希望僭忒之階。遂改 淮南 節(jié)度使。”
釋義:
1.謂越禮踰制,心懷疑貳。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