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橋
詞語 | 索橋 |
---|---|
拼音 | suǒ qiá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主要承重構件為鐵索或鐵鏈的橋。解釋:
(一)、以鐵索、藤索或篾索聯系兩岸為橋,一般建于山高谷深、水勢險急處, 四川 、 云南 、 貴州 多有之。
唐 道宣 《釋迦方志·游履》:“ 宋 永初 六年,黃龍沙門釋 法勇 操志雄遠,思慕圣跡,招集同志 僧猛 、 曇朗 等二十五人,發跡 雍部 ,西入 雪山 ,乘索橋,并傳杙,度石壁,及至平地,已喪十二人?!?清 李心衡 《金川瑣記·篾索橋》:“凡索橋所在,必水勢險惡,既不可運方舟,又皆石壁危仄,高出千尋上,水復湍急,不能施橋磉?!逗鬂h書》注所謂溪谷不通,以繩索相引而度也。其製兩岸植樁千百,鎮巨石於其上,絙以長繩,絡以板片,兩旁用巨索約身如欄楯?!?/p>
(二)、也有用藤或鐵索貫巨大竹筒而系于兩岸者,過橋時人縛于筒上,用游索往來牽渡,稱溜筒橋。見《金川瑣記·溜筩橋》。
釋義:
1.以鐵索﹑藤索或篾索聯系兩岸為橋,一般建于山高谷深﹑水勢險急處,四川﹑云南﹑貴州多有之。 2.也有用藤或鐵索貫巨大竹筒而系于兩岸者,過橋時人縛于筒上,用游索往來牽渡,稱溜筒橋。見《金川瑣記.溜筒橋》。
造句:
1、我見過那巍巍的穿山越嶺的鐵路橋,也見過那雄壯的索橋,但始終不能忘掉卻是故鄉的那座彎彎如月的小橋,臥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橋臥波”,小橋在我的記憶中,是那樣的清晰,是那樣親切,還時時走進我的夢鄉。
2、它保留傳統的懸索橋橋型,以其優美、錯落有致的外形受到工程師們的青睞。
相關詞語:
按圖索驥暗中摸索按圖索駿不假思索不加思索吹毛索瘢吹毛索疵吹毛索垢吹垢索瘢大寒索裘倒裳索領浮收勒索鉤深索隱過河拆橋過橋抽板干脆利索干凈利索攻瑕索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