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門
詞語 | 午門 |
---|---|
拼音 | wǔ mé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紫禁城的正門。在今北京天安門北。明永樂時建,清順治時重修。解釋:
(一)、亦稱“ 午朝門 ”。帝王宮城的正門,是群臣待朝或候旨的地方。
唐 王建 《春日午門西望》詩:“百官朝下午門西,塵起春風(fēng)過玉堤。” 明 徐霖 《繡襦記·策射頭名》:“三叩頭,平身,試士退班午門之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shè)朝》:“眾卿且退,午門候旨。”《中國民間故事選·孟姜女的故事》:“大家都跑到午朝門外。”
釋義:
皇宮的正門,群臣待朝候旨之處:眾卿且退,午門候旨|觸怒龍顏,被推出午門斬了。
造句:
1、一天下午門鈴響了,我嫂子們都來了。她們穿著非常漂亮的衣服,珠光寶氣,光鮮亮麗的。
2、午門內(nèi)是內(nèi)金水河,有五座橋跨河而過.
相關(guān)詞語:
閉門羹門外漢敲門磚挨門逐戶挨門挨戶白屋寒門拜倒轅門班門弄斧傍人門戶北門南牙北門鎖鑰閉門酣歌閉門覓句閉門卻掃閉門思過閉門投轄閉門造車篳門閨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