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謟
詞語 | 不謟 |
---|---|
拼音 | bù tā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不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杜預 注:“謟,疑也。”楊伯峻 注:“蓋言天命不可疑。”《逸周書·酆謀》:“帝命不謟,應時作謀。”(二)、不諂媚。《易·繫辭下》:“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明 方孝孺《希董堂記》:“茅侯 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謟。”
解釋:
(一)、不疑。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 杜預 注:“謟,疑也。” 楊伯峻 注:“蓋言天命不可疑。”《逸周書·酆謀》:“帝命不謟,應時作謀。”
(二)、不諂媚。
《易·繫辭下》:“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 明 方孝孺 《希董堂記》:“ 茅侯 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謟。”
釋義:
bù tāo ㄅㄨˋ ㄊㄠ不謟(1).不疑。《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 杜預 注:“謟,疑也。” 楊伯峻 注:“蓋言天命不可疑。”《逸周書·酆謀》:“帝命不謟,應時作謀。”(2).不諂媚。《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謟,下交不瀆。” 明 方孝孺 《希董堂記》:“ 茅侯 為人敦大和雅,不亢不謟。”
相關詞語:
不成器抱不平不旋踵哀而不傷愛不忍釋愛不釋手曖昧不明安不忘危按兵不動按捺不住暗室不欺傲不可長傲慢不遜按兵不舉敖不可長把持不定百不失一百不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