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
詞語 | 半日 |
---|---|
拼音 | bàn r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天之半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shí)間,頗久解釋:
(一)、白天的一半。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扁鵲 曰:‘其死何如時(shí)?’曰:‘雞鳴至今。’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后漢書·耿弇傳》:“﹝ 耿弇 ﹞遂攻 臨淄 ,半日拔之,入據(jù)其城。” 宋 蘇軾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寶山》詩:“平明已報(bào)百吏散,半日來陪二子閑。”
(二)、好久,較長一段時(shí)間。
唐 皇甫松 《采蓮子》詞:“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西游補(bǔ)》第二回:“躇躊半日,更無一定之見。”《紅樓夢》第二七回:“ 墜兒 聽了,也半日不言語。”
釋義:
【詞目】半日【拼音】bàn rì 【注音】ㄅㄢˋ ㄖㄧˋ【釋義】◎ 半日 bànrì(1) [half a day]∶一天之半。明 袁可立《陳發(fā)兵出海之期疏》:“陸地抵復(fù)州三十里,蓋州百八十里,水路抵蓋則半日程。”(2) [a lont time]∶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shí)間,頗久
造句:
1、 一個月本來只有三十天,古人把每個夜晚的時(shí)間算做半日,就多了十五天。從這個意義上說來,夜晚的時(shí)間實(shí)際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嗎?鄧拓
2、 做事最怕沒恒心,一日勤勞半日懶有始無終不能成事;做事尤怕沒方法,沒方法終日忙忙不見功。有苦無智不能成功當(dāng)戒之。
相關(guān)詞語:
愛日惜力暗無天日白虹貫日白日見鬼白日升天白日衣繡白日做夢百花生日半壁江山半部論語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