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膚
詞語 | 險膚 |
---|---|
拼音 | xiǎn f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惡意中傷的謠傳之言。《書·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孔穎達 疏:“起信險膚者,言發(fā)起所行,專信此險偽膚受淺近之言,信此浮言,妄有爭訟。” 孫星衍 疏:“起者, 高誘 注《呂氏春秋》云:‘興也。’險者,《廣雅·釋詁》云:‘衺也。’《説文》有‘憸’,云:‘詖也。’險聲近憸。膚者,《廣雅·釋詁》云:‘傳也。’訟者,《説文》云:‘爭也。’言羣臣讙言拒善,而興信邪險膚傳之語。” 宋 李綱 《與張子公舍人書》:“且如來書所諭數(shù)事,皆是以無為有,唱為險膚之説。”解釋:
(一)、謂惡意中傷的謠傳之言。
《書·盤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險膚,予弗知乃所訟。” 孔穎達 疏:“起信險膚者,言發(fā)起所行,專信此險偽膚受淺近之言,信此浮言,妄有爭訟。” 孫星衍 疏:“起者, 高誘 注《呂氏春秋》云:‘興也。’險者,《廣雅·釋詁》云:‘衺也。’《説文》有‘憸’,云:‘詖也。’險聲近憸。膚者,《廣雅·釋詁》云:‘傳也。’訟者,《説文》云:‘爭也。’言羣臣讙言拒善,而興信邪險膚傳之語。” 宋 李綱 《與張子公舍人書》:“且如來書所諭數(shù)事,皆是以無為有,唱為險膚之説。”
釋義:
險膚是一條古漢語詞匯。
相關詞語:
剝床及膚剝膚之痛剝膚及髓剝膚椎髓不避艱險陳言膚詞乘險抵巇出夷入險椎膚剝髓椎膚剝體鋌鹿走險膚皮潦草膚受之訴膚受之言附膚落毛赴險如夷膚寸而合膚見谫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