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鬻
詞語(yǔ) | 自鬻 |
---|---|
拼音 | zì y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自賣其身;自售其才能。解釋:
(一)、自賣其身;自售其才能。
《孟子·萬(wàn)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養(yǎng)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漢書·梅福傳》:“昔 秦武王 好力, 任鄙 叩關(guān)自鬻。”《后漢書·郅惲傳》:“昔 伊尹 自鬻輔 商 ,立功全人。”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沉惟敏》:“ 沉嘉旺 從 倭 逃歸,自鬻於 沉 。”
釋義:
1.自賣其身;自售其才能。
相關(guān)詞語(yǔ):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guān)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