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
詞語 | 化身 |
---|---|
拼音 | huà sh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佛在人間暫時出現的人、動物或植物的形體體現某種抽象事物(如靈魂、思想、原則或典型)的東西勇敢的化身解釋:
(一)、佛三身之一。指佛、菩薩為化度眾生,在世上現身說法時變化的種種形象。
隋 慧遠 《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宋 蘇軾 《東坡志林·讀壇經》:“近讀六祖《壇經》,指説法、報、化三身,使人心開目明。然尚少一喻,試以喻眼:見是法身,能見是報身,所見是化身?!?清 趙翼 《題袁止所我我周旋圖》詩:“佛説有化身,《易》言貴觀我?!?/p>
(二)、借指人或事物所轉化的種種形象。
元 鮮于樞 《題趙模拓本蘭亭后》詩:“《蘭亭》化身千百億, 貞觀 趙模 推第一?!薄缎咽篮阊浴ぱ︿浭卖~服證仙》:“莫説 老君 已經顯出化身,指引你去,便不是仙人,既勞他看脈一回,且又這等神驗,也該去謝他?!?清 鵝湖逸士 《老狐談歷代麗人記》:“我非 西子 ,我乃 西子 化身也。” 艾青 《珠貝》詩:“在碧綠的海水里,吸取太陽的精華,你是虹彩的化身,璀璨如一片朝霞?!?/p>
(三)、指抽象觀念的具體形象。
王西彥 《魚鬼》:“他的身體,他的面貌,他的舉止和言語,一切都是固執的化身?!?蕭乾 《未帶地圖的旅人》:“一剎那間我成為祖國的光榮和當代 中國 人民為反法西斯斗爭所建立的功績的化身了?!?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這是一張有著鐵礦石般顏色和獵人般粗獷特征的臉……這一切簡直就是力量的化身。”
(四)、使形體變換。
明 劉基 《猛虎行》:“嗚呼!世上茫?;⑷耍~應化心不化身?!?劉國鈞 《月詞》詩:“我欲化身云萬朵,妨他清潔著污泥。”
釋義:
化身,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靈等超自然力量,通過某種方式,以人類或動物的形態,實體化出現在人類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獻中,神明由天堂來到人間,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現,他的本體仍然在天堂或靈界,出現在人間的形象并非本體,而是本體的投射或變化。Avatar,源自梵文,意指降臨人間的神之化身,通俗意義可理解為 化身 。
相關詞語:
安身立命安身為樂安身之處安身之地安身樂業百身何贖百身莫贖半身不遂變化多端變化莫測變化無常變化無窮病魔纏身薄技在身敗化傷風敗俗傷化卑身賤體卑身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