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律
詞語 | 六律 |
---|---|
拼音 | liù lǜ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黃鐘,(二)、大呂(# C),
(三)、太簇,
(四)、夾鐘(# D),
(五)、姑洗,
(六)、中呂,
(七)、蕤賓(# F),
(八)、林鐘,
(九)、夷則(# G),
(十)、南呂,
(十一)、無射(# A),
(十二)、應鐘,合稱十二律。區分開來,奇數(陽)稱六律,偶數(陰)稱六呂,合稱律呂。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解釋:
(一)、古代樂音標準名。相傳 黃帝 時 伶倫 截竹為管,以管之長短分別聲音的高低清濁,樂器的音調皆以此為準。樂律有十二,陰陽各六,陽為律,陰為呂。六律即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書·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汝聽。”《史記·律書》:“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軌則,壹稟於六律,六律為萬事根本焉。” 司馬貞 索隱:“古律用竹,又用玉, 漢 末以銅為之。” 宋 司馬光 《答景仁論養生及樂書》:“調六律、五聲、八音、七始,以形容其心。”參見“ 十二律 ”。
釋義:
1.古代樂音標準名。相傳黃帝時伶倫截竹為管﹐以管之長短分別聲音的高低清濁﹐樂器的音調皆以此為準。樂律有十二﹐陰陽各六﹐陽為律﹐陰為呂。六律即黃鐘﹑大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相關詞語:
抱令守律出出律律東風入律方頭不律飛霜六月呼幺喝六金科玉律踐律蹈禮六朝金粉六尺之孤六出紛飛六畜不安六出奇計六根清靜六合之內六街三市六馬仰秣六親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