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
詞語 | 蘧伯玉 |
---|---|
拼音 | qú bó yù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春秋 時 衛國 人,名 瑗。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論語·憲問》:“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孔子 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語·弟子行》:“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 蘧伯玉 之行也。”解釋:
(一)、春秋 時 衛國 人,名 瑗 。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
《論語·憲問》:“ 蘧伯玉 使人於 孔子 。 孔子 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孔子家語·弟子行》:“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 蘧伯玉 之行也。”
釋義:
1.春秋時衛國人,名瑗。相傳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是一個求進甚急并善于改過的賢大夫。見《淮南子.原道訓》。
相關詞語:
八珍玉食冰肌玉骨冰清玉潔冰清玉潤伯道無兒伯歌季舞伯樂相馬伯塤仲篪伯玉知非伯仲之間不吝珠玉白玉微瑕白玉無瑕抱玉握珠冰潔玉清冰清玉粹伯勞飛燕伯仲叔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