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
詞語 | 和順 |
---|---|
拼音 | hé shù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溫和順從:性情和順。解釋:
(一)、順應,不違背。
《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孔穎達 疏:“上以和協順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斷人倫之正義。”
(二)、和睦順從;和睦融洽。
《管子·形勢解》:“父母不失其常,則子孫和順。”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對》:“爭奪之患銷,則和順之心作。”《古今小說·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你兩個是七八歲上定下的夫妻,完婚后并不曾爭論一遍兩遍,且是和順。” 阿英 《灰色之家》八:“ 王公子 一家多和順,奴與他露水夫妻有的什么情。”
(三)、和善溫順。
漢 荀悅 《漢紀·元帝紀》:“上義高節則民興行,寬柔和順則眾相愛。”《陳書·王沖傳》:“ 沖 性和順。”《天雨花》第十六回:“小姐和順回言道,兒來特問一樁情。”
(四)、指和善溫順的性情。
《禮記·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孔穎達 疏:“謂思念善事日久,是和順積於心中;言詞聲音發見於外,是英華發於身外。”
(五)、調和順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則元氣和順,風雨時,景星見,黃龍下。” 宋 司馬光 《議辨·策問十道》之一:“地平天成,風雨和順者,宰相之任也。”
釋義:
和順,指順應,不違背;和睦順從。語出《易·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
造句:
1、 人生四大樂:青春活力,創業有成,家庭和順,鄰里和諧。人生四大悲:病魔纏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轍,一事無成。
2、 我神往著大海的冷峻與和順;神往著大海的遼闊與深奧;神往著大海的一帆風順與波濤洶涌!大海以他獨有的神韻吸引著我,召喚著我,使我的新身不由己的飛向他,朝拜它。
相關詞語:
安常處順安時處順安常履順百依百順彼倡此和白雪難和百順百依百順千隨彼唱此和倡而不和春風和氣春和景明此唱彼和扯順風旗乘順水船趁水和泥低眉順眼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