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端
詞語 | 履端 |
---|---|
拼音 | lǚ du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年歷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謂之“履端”。《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杜預 注:“步歷之始,以為術之端首。”孔穎達 疏:“履,步也,謂推步歷之初始,以為術歷之端首……歷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數為始,於前更無餘分,以此日為術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晉 張華《食舉東西廂樂詩》:“履端承元吉,介福御萬邦。”北周 庾信《宮調曲》:“履端朝萬國,年祥慶百靈。”《明史·魏良弼傳》:“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應鵬 坐事下詔獄。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過繫大臣。”清 錢謙益《毛母戈孺人六十序》:“毛生 子晉 之母 戈孺人,年六十矣,誕辰在今年孟秋,而稱慶以履端之月。”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傳制官高聲背誦:‘履端之慶,與卿等共之!’”(二)、指帝王初即位改元。《晉書·景帝紀》:“履端初政,宜崇玄樸。”
(三)、泛指事物的開始。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鎔裁》:“履端於始,則設情以位體。”
解釋:
(一)、年歷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謂之“履端”。
《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於始,舉正於中,歸餘於終。” 杜預 注:“步歷之始,以為術之端首。” 孔穎達 疏:“履,步也,謂推步歷之初始,以為術歷之端首……歷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數為始,於前更無餘分,以此日為術之端首,故言履端於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晉 張華 《食舉東西廂樂詩》:“履端承元吉,介福御萬邦。” 北周 庾信 《宮調曲》:“履端朝萬國,年祥慶百靈。”《明史·魏良弼傳》:“明年元日,副都御史 王應鵬 坐事下詔獄。 良弼 言履端之始,不宜以微過繫大臣。” 清 錢謙益 《毛母戈孺人六十序》:“ 毛生 子晉 之母 戈孺人 ,年六十矣,誕辰在今年孟秋,而稱慶以履端之月。”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章:“傳制官高聲背誦:‘履端之慶,與卿等共之!’”
(二)、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晉書·景帝紀》:“履端初政,宜崇玄樸。”
(三)、泛指事物的開始。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鎔裁》:“履端於始,則設情以位體。”
釋義:
1.年歷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謂之"履端"。《左傳.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余于終。"杜預注:"步歷之始,以為術之端首。"孔穎達疏:"履,步也,謂推步歷之初始,以為術歷之端首……歷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數為始,于前更無余分,以此日為術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3.泛指事物的開始。
相關詞語:
安常履順百端待舉變化多端不可端倪不衫不履不知端倪步履蹣跚步履維艱跋履山川百端交集鼻端出火鼻端生火步雪履穿竄端匿跡承星履草戴天履地戴圓履方端本正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