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鎞
詞語 | 金鎞 |
---|---|
拼音 | jīn p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金錍”。亦作“金篦”。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據說可使盲者復明。《涅槃經》卷八:“如目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周書·張元傳》:“其夜,夢見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唐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金篦空刮眼,鏡象未離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只為金篦能刮眼,更將玉尺付君身。”(二)、古代婦女的一種金質首飾。亦可用以梳發。唐 寒山《詩》之三五:“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三國志平話》卷中:“夫人將過帶,見一紅絨頭,用金錍兒挑之,上有詔書。”明 陸采《明珠記·會內》:“羞將白髮金篦攏,悶把菱花照病容。”
(三)、彈箏用的金屬刮板。元 李唐賓《望遠行》曲:“悶拂銀箏,暫也那消停,響瑤階風韻清…… 高力士 訴與實情,金鎞兒諕的人孤另。”
解釋:
(一)、亦作“ 金錍 ”。亦作“ 金篦 ”。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據說可使盲者復明。
《涅槃經》卷八:“如目盲人為治目故,造詣良醫,是時良醫即以金錍決其眼膜。”《周書·張元傳》:“其夜,夢見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金篦空刮眼,鏡象未離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只為金篦能刮眼,更將玉尺付君身。”
(二)、古代婦女的一種金質首飾。亦可用以梳發。
唐 寒山 《詩》之三五:“羅袖盛梅子,金鎞挑筍芽。”《三國志平話》卷中:“夫人將過帶,見一紅絨頭,用金錍兒挑之,上有詔書。” 明 陸采 《明珠記·會內》:“羞將白髮金篦攏,悶把菱花照病容。”
(三)、彈箏用的金屬刮板。
元 李唐賓 《望遠行》曲:“悶拂銀箏,暫也那消停,響瑤階風韻清…… 高力士 訴與實情,金鎞兒諕的人孤另。”
釋義:
1.亦作"金錍"。亦作"金篦"。 2.古代治眼病的工具。形如箭頭﹐用來刮眼膜。據說可使盲者復明。 3.古代婦女的一種金質首飾。亦可用以梳發。 4.彈箏用的金屬刮板。
相關詞語:
試金石阿嬌金屋暗度金針擺袖卻金敝帚千金百二金甌百忍成金弊帚千金避世金馬避世金門床頭金盡炊金饌玉錯彩鏤金讒口鑠金成城斷金誠至金開辭金蹈海寸土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