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施
詞語 | 張施 |
---|---|
拼音 | zhāng shī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見“張弛”。(二)、張設。
(三)、鋪張;鋪陳。
(四)、施設;措置。
(五)、猶施展。
解釋:
(一)、見“ 張弛 ”。
(二)、張設。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五月十五,起無遮大會於朝堂。掘地深五丈,以亂綵為宮殿臺閣,屈竹為胎,張施為楨蓋。”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道祭》:“送葬者當衢設祭,張施帷幙,有假花、假果、粉人、麵獸之屬。”
(三)、鋪張;鋪陳。
唐 拾得 《詩》之十二:“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宋 陳師道 《朝奉郎魏君墓銘》:“鄉里既共其事,而 師道 又考次君之志行,張施而石銘之。”
(四)、施設;措置。
清 唐甄 《潛書·性才》:“ 堯 舜 雖圣,豈能端居恭默,無所張施,使天下之匹夫匹婦一衣一食,皆得各遂。”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尹文端公》:“將有張施,必集監司下屬曰:‘我意如此,諸君必駁我,我解説則再駁之,使萬無可駁而后可行,勿以總督語有所因循也。’”
(五)、猶施展。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鞠獄》:“今之鞠獄者,不欲研窮磨究,務在廣陳刑具,以張施其威。”
釋義:
均衡變革是由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在2004-8-1出版。
相關詞語:
八面張羅博施濟眾便宜施行鴟張門戶鴟張鼠伏鴟張蟻聚鴟張魚爛床上施床大事鋪張大張其詞大張旗鼓大張聲勢大張撻伐倒行逆施東施效顰東張西望大肆鋪張東張西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