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犢
詞語 | 黑犢 |
---|---|
拼音 | hēi d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博戲。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兩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擲之五子皆黑者為盧,勝采;二雉三黑為雉,次勝采;二犢三白為犢,又次,“黑犢”即指此。(二)、西漢末稱號為“青犢”的農民起義軍。后亦泛指農民起義軍。
解釋:
(一)、古代博戲。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兩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為犢,白者刻二為雉。擲之五子皆黑者為盧,勝采;二雉三黑為雉,次勝采;二犢三白為犢,又次,“黑犢”即指此。
《晉書·劉毅傳》:“后於東府聚摴蒱大擲,一判應至數百萬,餘人并黑犢以還,唯 劉裕 及 毅 在后。”參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二)、 西漢 末稱號為“青犢”的農民起義軍。后亦泛指農民起義軍。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卒之黃巾黑犢之屯聚,青袍白馬之橫行。” 明 夏完淳 《討降賊大逆檄》:“因之青袍入殿,外朝不抱烏號;黑犢驚鑾,后苑惟啼苦竹。”
釋義:
黑犢,漢語拼音hēi dú ㄏㄟ ㄉㄨˊ,指古代博戲。
相關詞語:
白黑分明白山黑水白往黑來白紙黑字白黑不分白黑顛倒初生之犢帶牛佩犢顛倒黑白彈丸黑志彈丸黑子犢牧采薪粉白黛黑粉白墨黑孤犢觸乳黑白分明黑白混淆黑燈瞎火